阳光和煦,天气渐暖,春天的气息越发浓厚。周末的北京奥体中心足球训练场,越来越多的孩子脱下厚重的外衣,奔跑在球场。这也令经历过足球“寒冬”的北京越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蔡伟深刻感到“中国足球的春天近了”。
今年49岁的蔡伟1981年入选南京部队足球队,曾获全军足球比赛亚军。而走上职业道路,他却历经坎坷。从小喜欢足球的蔡伟7岁开始踢球,虽然曾两次落选北京市少年队,但对足球的追求和热爱却丝毫不减。终于,凭借着不懈努力换来了进入职业队的机会。
他清楚地记得,1月26日那天收到了部队的报到书,而再过几日便是大年三十。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蔡伟,第二天便跳上了南下的火车。他笑着回忆:“到部队傻眼了,人家都放假回家,结果还是在教练家过的年。”
无论是就读于广州军体院时的武装泅渡,还是在南部的摸爬滚打,流过的汗、吃过的苦数也数不清。十年的军旅生涯,也使蔡伟烙上了军人的性格。“雷厉风行、不畏艰难,在部队不仅强健了筋骨,更磨炼了意志。”他说:“回到地方,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
1991年,退役后的蔡伟进入北京一家饭店工作,后来“下海”,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销售越野车。“如果不是在亚市卖车,也许我不会回到足球领域。”那时蔡伟经常来奥体踢球,直到1997年,看到中国足球屡屡在世界杯外围赛上受挫,心想着自己能不能为青少年足球做点什么,便成立了俱乐部。“起什么名呢?我卖越野车,干脆就叫越野吧。”他说,“当时没有经验、没人指点、没有经济基础,就是凭着一股热情,现在想想非常鲁莽。”
成立之初,正赶上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青少年市场火暴,可蔡伟却办起了近5年的免费培训。他说:“这是为了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5年,更使他逐渐掌握了青少年培训的规律,瞄准了发展的定位。
如今俱乐部事业蒸蒸日上,已拥有五个分支机构、千余名学员和22名教练员。通过近15年的青少年足球培训实践,建立起覆盖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队、大学、企业的一条龙培训体系,并与北京国安俱乐部、回民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等进行合作,为学员在职业队、中学、大学等发展道路上创造机会。
“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十几年来,蔡伟几乎没有周末,全是在球场跟孩子在一起。他直言,“虽然身体有过疲劳,但从未有过心理疲惫的感觉,反而是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有希望!”这种力量和希望来自于把自己的事业与中国足球紧密相连,来自于为中国青少年足球探索道路。
蔡伟的办公室就在训练场旁,透过窗户,孩子们的训练一览无余。他站在窗边说:“这样无论我在场上场下,就都能看到训练了。”生活中,除了足球,唱歌和练字是他的最大爱好。
在他的微博上,有着这样一条信息:“校园足球教练告急,需要支援。”从俱乐部创立之初的只身一人,慢慢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教练队伍,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更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选派到校园足球中去。蔡伟介绍,今年俱乐部计划聘请女教练,并大力开展女足。前不久,越野足球俱乐部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达成合作,成立了国奥越野足球俱乐部。这对蔡伟来说,无疑是俱乐部质的飞跃,更是青少年培训迎来的又一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