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如此,社会资源如此,体育资源亦是如此。如此来讲,企业应当利用好这有限的体育资源,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特别是消费理念与体育精神如此相近的啤酒企业。
但是,体育营销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企业有机会借助体育盛事声名大振,也有可能付出高昂的赞助成本后却收效甚微,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
在啤酒行业中,体育营销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百威啤酒的世界杯营销、嘉士伯啤酒的欧洲杯营销和赞助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喜力啤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酒的欧洲冠军联赛营销和青岛啤酒的品牌年轻化战略等等。这些企业通过赞助提升了品牌价值和销售业绩,对其他企业而言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实,值得借鉴的不仅仅是体育营销模式,还有体育营销的理念。
体育营销不是简单的事件营销,很多企业错误地将体育营销做成一次性的赞助投入,一次性的风险回报。体育营销中素有“一分赞助、三分宣传”的说法,当然,比例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其想要说明的是:企业进行体育营销的目的是以体育之名,推广自身品牌。切不可本末倒置,毕竟体育营销不是做慈善。
选择合适的体育赛事同样重要,体育赞助项目必须与品牌定位相一致,所以体育营销中“门当户对”尤为重要,企业的目标消费群要与体育赛事的消费群体尽可能地重合,才能发挥体育营销的最大效用。
此外,体育营销还要得到媒体的广泛参与,放大赞助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