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符合贵州特色的体育产业和品牌,为贵州社会经济服务?借着2011中国·贵州“紫云格凸”国际攀岩交流大会机会,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以寻求答案。
谢庆生认为,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与当地资源特征不无关系,贵州也不例外,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人们曾对贵州有这样四句描述:山川秀美,文化多样,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应该说,每句描述都和体育有关。
例如,山川秀美是指贵州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非常适宜开展山地户外运动。而紫云格凸河喀斯特地貌,被国际最著名的专家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适合开展攀岩等竞技运动和体验运动,而贵州有许多这样的地方。
贵州曾两次举办全国山地运动会,目的就是通过这一系列比赛活动,把人们的体育需求与贵州的环境特征结合起来,而贵州的地貌特征就是,在很小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地貌落差,形成了像紫云格凸河和燕子洞等独特地貌,被国际权威人士认定是“世界级”的,为贵州大力发展山地户外休闲运动创造了良好条件。贵州可以寻找到很多这种适合大众开展的“体验型、休闲型”体育运动场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而贵州的山川,包括自然多样性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贵州有9个地州88个县,峰林秀水,一年四季气候都适合开展户外休闲运动,许多人到贵州买房子都看中这个条件。因此,贵州的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很大。
其次,文化多样是指贵州有49个民族,其中17个为世居少数民族,其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世界级的。例如,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无伴奏演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
贵州还有一本名叫《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的贵州少数民族苗族“图谱”,清代嘉庆年间出版,全部是专业画家画出来的,作者叫陈浩,时任八寨理苗同知。全书按82个条目研究并附依托彩绘插图,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贵州各民族社会文化状况,是一本研究价值很高的人文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专著,也是一部鉴赏价值很高的艺术精品。目前,有179个水平极高的抄本被各大博物馆所收藏。
谢庆生强调,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体育离不开文化。而发展贵州的户外运动休闲产业,更需要注入贵州多彩文化的内涵、元素和多样性。不仅要满足大众康体健身的体育需求,同时还要将体育和文化结合得更紧密,更好地发挥文化在体育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即体育为文化找到了对象提供了平台,而文化又丰富了体育的内涵,使之更具有生命力。
例如,是否能把“户外运动会”改成“体育休闲节”,强调参与快乐。把“会”改成“节”,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让人们感受更多贵州的多彩文化,使贵州的户外运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
谢庆生说,体育和文化放在一起要很好地研究,以适应贵州户外运动休闲产业的需要。
首先,体育产业在国外是第一大产业,而中国刚刚起步,有广阔的市场。我们在发展体育产业中提出“讲体育,做经济;办赛事,做产业;创品牌,促发展”的思路。贵州要做好户外运动休闲发展经济的模式,因为它是一项有利于人们接触自然的体育产业,既能满足于康体服务,又能亲近自然,健康人生,高质量地生活,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其次,发展模式要与市场需求结合,同时找到发展机遇。目前,贵州体育局成立了大型赛事活动管理中心,目的就是做好前期市场调研运作,政府主导。
再有,培养专业人才,掌握体育产业规律,培育市场,加快市场化进度,使贵州的户外运动休闲产业为贵州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王国庆 杜文杰 王向娜
展丰富资源 打造山地户外大省——访贵州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
“山地户外运动,正在贵州省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一项时尚运动。”10月27日,2011Petzl roctrip中国·贵州“紫云格凸”攀岩交流大会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格凸河风景区举行,贵州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贵州独有的地貌资源,打造山地户外大省,是贵州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黔’程似锦,打造山地户外大省,是一条符合贵州发展的体育道路。”
地貌资源适于发展
地处西南内陆的贵州属于“欠开发、欠发达”地区,因此体育事业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公共体育设施严重匮乏,但贵州省体育局没有消极等、靠、要,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贵州体育发展新路子。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从资源禀赋和体育多元功能开发的角度,贵州省体育局清晰地看到贵州具有独特的地质形态、宜人的气候环境、多元的文化等优势,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资源。
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蔡国祥曾做了关于打造山地户外大省的专题发言,指出贵州适合山地户外发展的条件。第一,贵州境内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峰林、峡谷、天坑、石林、溶洞、湖泊遍布全省,是开展徒步、露营、登山、漂流、龙舟、越野跑、攀岩、探洞、越野技能和山地车等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其次,贵州年平均气温15℃,全年有300至330天可以进行户外体育休闲运动。第三,贵州共有49个民族,各民族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保存完好,风格迥异。这些原生性、独占性、稀缺性、多样性的文化资源,更为山地户外运动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各级户外赛蓬勃而生
因其自然特点,贵州也成为全国较早开展山地户外运动和举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省份之一。1997年在黔西南州兴义市的马岭河峡谷举办了贵州首届国际漂流邀请赛;2001年在安顺市黄果树景区举办了全国首届新闻记者72小时野外生存与网络挑战赛。近几年,贵州省9个市(州、地)结合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地户外赛事活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清水江、都柳江纵横境内,他们依托丰富的水资源,重点打造漂流、皮划艇激流回旋和龙舟为特色的水上全民健身运动,其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节和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赛事已成为当地体育旅游的品牌项目。
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乌蒙山脉重峦叠嶂,是开展汽车运动和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理想之地。全国汽车拉力赛六盘水站比赛已连续举办4年,成为国内汽车拉力赛的重要赛事;毕节百里杜鹃花山地自行车赛每年吸引全国十几个省市代表队前来参赛,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凭借享誉世界的史迪威公路睛隆“24道拐”历史遗迹,每年举办睛隆“24道拐”全省汽车爬坡赛,并在此基础上举办了首届全国汽车爬坡赛,现在,“24道拐”汽车运动品牌已成汽车运动发烧友的期盼之地。同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野外自然水域垂钓乐园——“中国万峰湖野钓乐园”,通过举办全国野钓大奖赛影响力不断提升。
遵义则弘扬红色文化,在历史名胜娄山关举办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安顺市挖掘民族特色,包装原始古朴的“蜘蛛人”,打造格凸河攀岩品牌。另外,贵阳市迎新年全民健身跑、黔灵山迎新登高、清镇越野跑比赛、铜仁梵净山的野外挑战赛、龙里县的滑翔伞优秀选手赛、贵定县的卡丁车锦标赛、荔波县的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等已形成传统。
“目前贵州省内9个市、州、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赛事,不但有国际挑战赛,全国性的赛事,还有一些区域性的赛事,举办山地运动成风,大家也都从中看到了体育赛事对于旅游、体育产业的推动效果。”蔡国祥说。
注入新特点立足高起点
当户外运动蔚然成风,已成为贵州省各地区的一种时尚运动,基础设施逐年增多,参与人员越来越多,赛事办得红红火火之际,蔡国祥仍有更深远的想法。他说,下一步,贵州省体育局将进一步设计,将目前已开发的项目,如棋牌、武术、民族乡情项目等注入山地户外运动中,打造山地户外运动的大超市、大摇篮。
“贵州的独竹漂、龙舟,包括我们以前打造的草地万人太极拳等,都可以注入山地户外赛事中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青山秀水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强身健体的同时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蔡国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