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移师海南、F1摩托艇深圳大奖赛今年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举办,很多人都在问,中国杯帆船赛会不会有类似的想法?
晓昱:从来没有,深圳永远是中国杯的基地,也将成为中国杯永久性的一站。随着未来的发展,我们肯定也会走出去,走向南太平洋,向泰国、新加坡等地拓展,但我们绝对不会离开深圳。
记者:中国杯坚守深圳的理由是什么?
晓昱:你知道台湾的诚品书店,亏了十几年,一直在坚持,终于成了文化地标,现在也实现了盈利。中国杯的举办,不纯粹是商业目的,我们是想将它打造成百年赛事,就像美洲杯一样。国内帆船运动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好,整个市场也在孕育当中,前景广阔,尤其是深圳,已经成为国内发展帆船运动最好的城市,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事实上,我们的信心是越来越强了,每一届赛事都有非常大的进步,中国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前,我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赞助,现在,主动找上门来与我们合作的特别多。
记者:你认为三大高端赛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
晓昱: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F1摩托艇深圳大奖赛都是移植国外的赛事品牌,中国杯帆船赛则是中国人自创的品牌,我觉得这是三者最大的不同。国外赛事品牌自然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赛事承办方更像是在代工,因此利益诉求不同。中国杯不仅是想做赛事,更看重背后的产业链,而这与深圳的城市定位不谋而合,在深圳,我们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今年已实现收支平衡”
记者:据我所知,这些年来,为了举办中国杯,投资方已经砸下数亿元重金。总不赚钱肯定难以持久,中国杯目前的运营状况如何,有无取得收支平衡?
晓昱:今年是中国杯帆船赛的第五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当然,这仅仅是指今年,而不是过去5年总体的收支平衡,我们总计投下的几个亿,什么时候能彻底收回来,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会越来越好。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前景。最近不断有投资人想介入中国杯,收购中国杯的股份。我们希望在第二个5年,中国杯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记者:目前中国杯的商业赞助情况如何?盈利模式如何建立?
晓昱:我们完全是效仿奥运会的市场赞助体系,目前有奥迪、华帝等多个品牌成为官方合作伙伴。中国杯理想中的盈利渠道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赞助;二是围绕帆船庞大的产业链做文章,帆船不是只有赛事,它将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记者:近几年,国内帆船赛事风起云涌,海口、厦门、青岛、大连等多个沿海城市都打造出了自己的帆船赛,这对中国杯是否构成冲击?
晓昱:恰恰相反,这说明大家都看到了帆船运动的美好前景,赛事的不断推出,对各自都有促进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赛事与中国杯不在一个竞争平台,中国杯是国家级赛事,是国际性的赛事,起点和定位都站得很高。未来,我们还要引进更高级别的船只,以扩大赛事的规模和影响。中国杯始终扮演先锋和领跑者的角色。
“迫切需要一个基地”
记者:自创办以来,中国杯一直在呼唤拥有自己的一个基地,基地对于中国杯的意义何在?
晓昱:基地就是一个发展平台,没有基地,你的船停在哪里?你如何进行培训?你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帆船?你如何打通相关的产业链?中国杯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基地。
记者:借大运会东风,深圳建设了自己的海上运动基地,本届中国杯就是在这个基地举办。在大运会举办之后,海上运动基地等场馆如何运营也颇费思量。可是,如果这个基地给了中国杯,公众难免会有疑问,花纳税人的钱建设的基地,为何要交给一家民营公司?
晓昱:这是一个好问题。实际上,公益性和商业运作并不矛盾,交给中国杯的话,不是据为己有,我们同样会向公众开放,我们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服务。中国杯有了自己的发展平台,同时又能满足公众的体育需求,政府不必再财政投入,这不是形成了多赢局面吗?国内外许多体育设施,就是这么运作的。海上运动基地,和一般性的体育场馆可能还不太一样,因为它涉及到海洋产业链,利用好了,会带动整个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向美洲杯看齐”
记者:你刚刚从美洲杯圣地亚哥站分站赛观赛归来,美洲杯对中国杯有什么启示?
晓昱:美洲杯有近15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由美国和英国的两支船队比拼。现在赛制非常灵活,一系列的分站赛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船队的参加,旨在选出挑战上届冠军的船队。中国杯当然与美洲杯有很遥远的距离,但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借鉴:一是美洲杯格外注重观赏性,比如统一船型,分站赛使用速度奇快的双体船,这样可以在近海表演,有利观赏;二是美洲杯的电视转播已经覆盖全球,今年他们更是聘请了负责欧冠联赛的转播团队,每一艘船上都架有摄像机,此外,还有直升机、电视转播船等。中国杯要实现电视直播,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目前深圳到底有多少人参与帆船运动?
晓昱:人肯定不多,整个中国才1000多艘帆船,不过有三分之一以上在深圳。深圳的游艇会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帆船运动是全国开展最好的。其实,中国杯除了每年10月的比赛之外,平时还有很多的体验活动。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都将帆船作为商务接待的重要平台,从这个意义来说,参与帆船、喜欢帆船的人并不少。
记者:中国杯已经举办5年了,作为操办者,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晓昱:因为热爱,所以享受。5年来,我们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难,比如经营上的困难,政策上的障碍等,但我们始终在坚持,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因为我们不仅是在推广一项赛事,更是在推广一项运动和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是在白纸上画圈,是在见证历史。我坚信,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有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