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会员!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大学校园里的"汽车梦":大学生"组团"造赛车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24日电   尽管由于发动机故障没能完成比赛,但这辆国内首次采用碳纤维单体壳技术的大学生赛车,成为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亮点。

    设计和制造这辆赛车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一群学生。

    在赴上海比赛前,记者来到哈工大(威海)校区,在一个简易的车间里,十几个学生正在给赛车做最后的调试。这辆外形酷似F1赛车的汽车就“出生”在这里。

    说起这辆车,参与设计和制造的汽车工程学院学生杨昌龙很得意。他告诉记者,车子使用了碳纤维单体壳和悬架、方向盘集成启动换挡等先进技术,百公里加速在4秒之内,设计时速达160公里。“更重要的是,除了发动机和车轮之外,赛车的其他部件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制造和组装的。”

    据了解,碳纤维单体壳技术在F1赛车上广泛使用,但因其技术含量高、成本昂贵,业余赛车上很少用到。在威海一家企业的赞助下,哈工大的这辆赛车首次使用了这项技术。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由高校汽车工程或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制造与使用的比赛。这一赛事在欧美大学风靡多年,2010年引入国内,本次比赛是第二届。

    作为首届参赛车队之一,哈工大赛车队成立于2010年9月,杨昌龙是创始人之一。他回忆说,听说有这个比赛后,喜欢汽车的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立刻报了名。尽管准备时间很短,车队仍取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

    如今,哈工大赛车队稳步发展,现有成员36人,15个女生,其中既有汽车工程学院的理科生,也有负责宣传、翻译的文科生,各专业之间互相配合,俨然一个小的团队。

    回忆起制造赛车的艰辛,赛车队成员个个记忆犹新:没有实践技术,就利用业余时间反复试验;没有资金,要到各个企业跑赞助;没有试车场地,就抽空在体育场练习……

    大三学生李洋说:“为了能早点完工,整个暑假我们都在一家公司的车间里加工,每天早上7点骑自行车到公司,晚上7点才能回到学校。”

    学生们的辛苦努力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指导老师王剑锋说:“很佩服这帮学生,车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本科生,甚至连大四的学生都没有,但是他们还是完成了赛车的制作。他们工作都很有激情,让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帮助这群充满活力的孩子。”

    杨昌龙说:“能以学生的身份造出一辆赛车,我们很有成就感。尽管这次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我们不会放弃梦想。”


友情链接: 国际大体联 | 亚洲大体联 | 欧洲大体联 | 非洲大体联 | 美洲大体联 | 大洋洲大体联 | 中国大体协 | 田径分会 | 篮球分会 | 排球分会 | 足球分会 | 乒乓球分会 | 棒垒球分会 | 武术分会 | 网球分会 | 击剑分会 | 橄榄球分会 | 手球分会 | 羽毛球分会 | 跆拳道分会 | 射击分会 | 北京体育大学 | 上海体育学院 | 武汉体育学院 | 天津体育学院 | 成都体育学院 | 山东体育学院 | 广州体育学院 | 首都体育学院 | 沈阳体育学院 | 南京体育学院 | 吉林体育学院 | 西安体育学院 | 河北体育学院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中国大学生运动会
361° erke joeone peak tebu 波司登 红领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2009-2011  世界大学生体育联盟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522号